【竞赛】“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报名通知

2022-03-21

赛事简介

本次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外组织机构、高校与知名科技企业共同举办,旨在深化智能时代不同群体对教育设计的理解,应用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新兴技术解决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解决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问题,促进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今年,北京师范大学庆祝建校120周年,届时“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也将被列为一项重要活动。

赛制赛程

选手通道

大学生赛道:

全球教育、设计、计算机科学、心理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中小学教师赛道:

全球中小学教师(不限教学科目),可以个人、团队、学校或学校联合名义(集团校、帮扶校等)参与。

参赛主题

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将在智慧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机器协同、家校协同等方面带来无限可能。设计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让教育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元宇宙与教育:将元宇宙应用于教育中,让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互动式、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农村教育: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克服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等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

全纳教育:为因身体残疾、健康障碍、学习困难、性别歧视、各种危机等被排除在学校之外的人群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实现全纳教育。

赛程安排

学生赛道

教师赛道

以个人形式注册,并在官网完成组队参赛,以核心文档+海报/视频形式提交作品。

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以核心文档+附件形式提交案例。

初赛

3月7日-4月17日

报名及组队

4月18日-5月18日

线上学习及作品设计

初审

3月7日-5月18日

报名及案例提交

6月

作品评审及公示

6月

作品评审及公示

48H全球决赛

时间待定

通知将提前一个月发布

终审  

时间待定

通知将提前一个月发

赛事收获

大学生赛道

1)丰厚奖金,精美奖品、奖牌

2)获奖作品将收录于大赛作品集,在全球范围内开放传播

3)国际组织颁发的证书、实习机会、专家推荐函等

4)作品转化为知识产品、论文、专利等成果

5)基于作品申请其他项目或奖励

中小学教师赛道

1)丰厚奖金,精美奖品、奖杯

2)获奖案例将收录于大赛案例集,在全球范围内开放传播

3)国际组织颁发的证书、专家推荐函等

报名方法

扫描大赛官网二维码

1.png


官网链接报名

http://gcd4fe.bnu.edu.cn/

往届回顾

北京师范大学于2018年启动“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已持续四届,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顾明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和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Larry Leifer担任大赛总顾问,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为参赛作品进行指导。

赛事历程

2018教育设计48H晋级赛

主题:家庭教育、科学教育、安全教育

范围:中国

人员:50+大学生


2019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

主题: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

范围:中国、塞尔维亚、突尼斯

人员:500+大学生


2020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

主题:全纳教育

范围:13个国家

人员:150+高校 500+大学生


2021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

主题:全纳教育

范围:12个国家,150+高校,100+中小学

人员:500+大学生,100+中小学教师


专家共话大赛

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在赛场上,设计很重要,方法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

宋慰祖    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


大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育设计,不仅促进了选手们自身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关注了若干社会热点问题,同学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Taha Querfel     突尼斯凯鲁安大学副校长


大赛能帮助学生获得21世纪的技能,并提高他们在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

黄荣怀     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


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需要设计与学习的结合。大赛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大家的设计和巧妙构思,挖掘内心的灵感和创意,将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理解表达出来,给未来教育一个解决的方案和作品。

Omer Rana     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


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将设计、技术与教育相融合,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807206,58807219

邮箱:d4fe@bn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京师科技大厦A座12层(北京师范大学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