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有我①丨乐育博学·守望教育实践队:初遇丹寨,同心向黔
发布时间:2022-07-14 21:50:00 来源:乐育博学·守望实践队
启程出发
七月十日的清晨,在晨光熹微中,乐育博学·守望实践队开启了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旅程。一行人从学校集结,自唐家湾站出发,在广州南站中转,跟随列车驶向本次教育实践的目的地。
同行的还有前去丹寨的另一支队伍,高铁上,实践队员们满怀对丹寨教育实践之行的期待,青春洋溢的脸庞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路途虽然遥远,我们的心却满是火热与激情。观沿路风光,赏秀美山水,我们用相机记录下这段美好故事的剪影。
下午四点,我们终于到达了三都县站,继续乘坐大巴前往美丽的丹寨。乘着大巴行驶在去往丹寨的路上,沿途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与青山绿水掩映中的村镇,丹寨以其秀美的自然山水和淳朴风格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们不禁一路四处翘望,与丹寨初相遇的惊喜与新奇冲淡了我们旅途的疲惫。
终于,我们到达住宿地,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星月渐沉,我们的故事,书写下初次相遇的篇章。
欢迎仪式
2022年7月11日早9点于丹寨县万达小镇体育乐园开展欢迎仪式,此次欢迎仪式共分为陈方红老师发言、各带队老师和实践队队长发言、拍摄团队发言和各实践队队内交流四个环节。
在第一环节中,陈方红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此次暑期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主要情况,以及各实践学校的基本情况,希望同学们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同时陈老师还提到了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如,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爱;教师不光要有爱,更要兴趣广泛,“蹲下来和学生一起成长,受益匪浅”;教师要学识渊博,语言要有感染力,和同学们眼神目光要有交流有互动等。
第二环节中各带队老师和实践队队长进行队伍介绍和课程设计解说。针对带队老师和实践队队长的发言,陈方红老师指出以下几点:一、同学们不能过多依赖多媒体设备;二、最初的课程设计在接触了学生之后要及时调整,因材施教;三、重视性教育,以及开展防止性侵害的主题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四、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与表达。
第三环节中拍摄团队进行自我介绍和发言。“乐育光影”拍摄团队将全程跟拍乐育书院学生在丹寨的实践活动情况。
在第四环节中,各实践队进行队内交流。通过交流促进彼此的感情,缩短了内心的距离,让同学们加深对彼此的印象,方便了后续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在此次欢迎仪式上,陈老师对前来丹寨进行暑期教育实践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寄予深切期望,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带队老师和同学们也对此次难能可贵的实践机会表示感谢,同学们准备充分,教育激情满满。
同学感想
经过欢迎仪式,我们对此次丹寨扬武小学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学们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感所想,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授课作了更充分的思想准备。
周展辉:本次活动的每一支实践队伍都有其特别和过人之处,我们从这次的欢迎仪式之中也学习到了其他实践队伍对于暑期实践的看法,以及每队同学对不同学校进行的精彩课程设计,这对我们自身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也有所启示。也希望我们的课程设计能够在进入扬武民族小学之后进行更加适合的优化,使之更加能够增进扬武小学同学们的知识面。
李瑞洁:在迎接仪式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老师提到的“教师需要有观察的能力”,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从学生的优点入手,和学生拉近距离;除此之外,对待学生不能够过分严格,甚至体罚,当然对待学生也不能够溺爱,要在两者之间把握一个度,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从指挥,也要在课余时间和学生成为朋友。
岑文峰:能够在扬武小学去开展实践活动,我感到很荣幸。这是一个提升自己技能的宝贵机会。我会重视这次实践,并认真地对待。由于这次教育实践采用夏令营的形式,课堂的内容和教学设计不遵循于传统的形式,给我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但我相信这种教学的设计和经验能给我以后的教师生涯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陈海茹:在今天的迎接仪式上,我收获良多。陈老师以及各位暑期实践队队长的介绍让我受益匪浅:陈老师强调了教师执行力、教师的语言运用和眼神互动交流的重要性;每个团队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都十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同时,我对扬武民族小学有了更细节的认识,让我十分期待之后的支教时光。
范俊彦:我们所负责的学生来自一到六年级,如何根据学情和孩子们的习性来分配我们的“师资力量”,是我们后面需要沟通安排的重点。在常规的学科知识教学之外,我们的教育实践还包括与孩子们一起户外活动,有水上活动和林地探险。希望我能在未来的时间里达到要求,圆满地完成本次教育实践活动。
黄钰莹:在以学校分组进行分别活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在陈老师的讲解中了解了我们在这八天中大致的教学规划,除了教学任务外,我们还会参与学生们宿舍内务的评价,午餐时用餐礼仪的示范以及晚课后休息时的活动管理。除此之外还有三天的户外活动:长距离的徒步和丛林探险,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孔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队伍和另外一支队伍同时负责扬武民族小学的夏令营活动。陈老师也跟我们说扬武小学是我们此次活动的重点关照对象,陈老师会尽量跟着我们一起进行扬武小学的夏令营活动。让我感受到压力,也同时有了动力。
蓝洵:在开营仪式上我们各个实践队的带队老师和队伍队长都说出了自己队伍的安排和期望,这让我认识到暑期实践活动不单单可以是学科上的辅导,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引导或者是体育上的强身健体等等,我也认识到这次支教活动也是在学中玩,玩中乐,乐中得到收获的一次活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下的暑期实践。
沈婉仪:我忽然有点明白支教的意义所在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他们开拓眼界、引导思想……或许14天的能做的事情很少,但是带给当地学生一些他们从来没听过的言论、引发他们的思考,这一趟跋山涉水便是有意义的。
王子蕙:暑期教育实践不仅是给我们了一次机会,让我们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走上讲台,提前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职业体验,我认为其更重要的是秉持着学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去与认识中小学校中的孩子们,认识他们所受的教育,认识教育的作用与本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参与教育事业。
谢葆怡:陈老师的讲话,让我对本次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思考:趣味味性是我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个人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思考的一点。我们不能单纯死板地教授学科知识,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八天的活动中有趣地度过,在玩中学习,在实践中收获。
谢林利:我们的实践学校是扬武小学,学校共有一至六年级学生120余人。除本校学生外,还有部分来自周边城镇的学生。对于这一群学生,我们既不能太严肃古板,也不能过于宠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要用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灵,爱护并帮助他们。
岳媛媛:经过今天的开营仪式,我对本次支教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为这一次的夏令营研学活动,是一次在双减政策下对如何开展暑期研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在面向小学生的夏令营里,我认识到应该注重课程的趣味性与可行性,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学中乐。
张郅睿:在与去往扬武小学的另一支队伍的相互了解中,我们记住了每个同学的名字,作为未来十几天一起工作的同事,我们也会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陈老师的细致介绍里,我们基本捋清了每日的工作流程,也十分向往参与到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为扬武小学的孩子们带去我们的知识和爱。
朱诗韵:本以为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只是趁着夏令营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有趣的知识,在学中玩、玩中学,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前期我们队伍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可能丰富度不够,在其他实践队伍的分享介绍中发现了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在后续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会结合扬武小学同学们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修改我们的具体课程安排。
结语
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已拉开序幕,守望实践队的各位队员们都将以更饱满的教育热情与更专业的教师素养投入到本次活动中来,我们期待着接下来的丰富活动与精彩课程!